阿姆斯特丹昔廢棄碼頭 今碧波美地

2011/06/27

【聯合報╱記者郭錦萍/荷蘭報導】

「水岸第一排」、「面對千坪綠地」、「國際級建築師代表作」、「百年經典」,台灣高價房地產常用這些廣告詞;但在阿姆斯特丹,成千上萬間的社會住宅都具備上述條件。這些房子超搶手,想住進去,平均得等七至十年。

 

 緊鄰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東邊的舊碼頭區,近十幾年間,成了建築師的競技場。有結合老監獄建成的五星級飯店、酷炫音樂廳,造型像鯨魚的辦公室、住宅混合大樓,間雜小巧的運河,各式雕塑品,散布在街角、綠地間,旅遊業者還推出此地的建築之旅。

 

社宅豪宅 都在東碼頭

 

觀光客多半不知道,這裡看來高檔的住宅,有一半是台灣社區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的社會住宅。而且真正的豪宅就緊鄰而立,甚至還有精神疾病治療中心。

 

另一個觀光客不知道的是,由三個半島構成的東碼頭區,當初是因阿姆斯特丹市府發現周圍有人收購土地,為預防房價被炒高,都計規畫單位於是將原本半廢棄的碼 頭區轉化成住宅區。因為範圍很大,建設仍在進行中,且計畫又擴及到更大的填海人造島,已完成的部分已成為阿姆斯特丹住宅品質最好的地區之一。

 

再從中央車站往西十分鐘車程,有個阿姆斯特丹學派最具代表性建築群。這些紅磚樓房建於一九一○年代,當中最有特色的船屋(外形像條大船),將其中一小部分改成博物館,開放給外界參觀,每天一早就有人排隊等進場。

 

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在台灣河岸邊的房屋都有恐懼感,畢竟在颱風季節時常淹水,但其實只要技術好,懂得如何變通學習那些依水城市建造房屋的巧妙,台灣是可以看到有如詩句裡「小橋、流水、人家」的情境,只是可能需要政府去積極推廣。

不過在此之前,政府如何推動制定像阿姆斯特丹的社會住宅政策,要如何讓社會住宅變成像阿姆斯特丹的好宅,是值得學習與進取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影浮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